
然师先生,原名(中央美院任教时)崔铁军,后用名启源。他是一代艺术大师、画家、思想家、美术教育家,东西方文化集大成者,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生于山东,后随父母移居沈阳,七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承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等艺术大师。后留校任教并成立然师工作室,他的工作室曾经教过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的研究生,学子遍布各大洲,桃李满天下,他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荣誉众多、获奖无数。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艺术团访问欧洲,绘画作品被评为金奖。

然师先生多次受邀以访问学者身份参访世界各国众多艺术院校,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忘初心,始终肩负着祖国人民给与的使命,每次面对各大著名学府领军人士对中国文化的质疑和挑战中,坚守国格、据理力争,用独特的东方文化智慧和高深的艺术理论、深刻的哲学思想彻底征服了西方学者,为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认知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师先生是一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弟子,深得苦禅大师先生真传,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形成了自己独创的绘画体系和艺术风格,尤其在山水画上通古预今、东西融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出了一条为中国山水画未来而探索出来的崭新之路。是被当代绘画大师群体一直公认的中国画新一代领军人。 然师先生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付出良多,对家人关怀备至,成为母慈子孝的表率。然师先生对艺术创作倾尽毕生心血,一直为实现他的世界文化艺术产业梦想操劳毕生。他人格高尚乐于助人,胸怀坦荡、一身正气,他时常提起的座右铭:“正、善、真”已经影响身边无数人。 他的一生是大开大合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梅花笔雪飞琴上,柳叶和烟入酒中,耳畔时常传来先生娓娓道来的诗句和气贯长虹的笑声,我们始终怀念能和先生一起煮酒、品茶、论道。 然师先生的艺术思想影响了众多对艺术有着执着向往的群体,海内外艺术家、社会各界人士分都无不受到他的关照和影响。然师先生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的海外巡展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停止脚步,后继有人传承他的艺术灵魂,他是快乐的友善的、幽默的人,经常用诙谐的语言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这笑声里蕴含着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悟。他最喜欢的一首普希金的诗是这样写的:《田野上残存的花朵》
作者:普希金
田野上残存的花朵
比初开的繁花更可爱。
它在我们心中
更能激起悒郁的情思。
因而有时那离别的时刻
比甜蜜的相会更动心。
此诗是然师先生生前最喜爱的作品经常在兴奋时朗诵给我们听,他常说中国文化有不同于西方独到的哲学体系,因而中国画是山水文化山水哲学,这里蕴含中国文化的根基,天地人,日月星辰无不所包涵。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山水画的表现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然师经常讲:山水画要承前启后勇于破法,破前人之法,用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描绘出世界水准的西方人亦认可的新水墨语言。中华文化复兴亦是山水画的文化复兴。

然师先生是一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弟子,深得苦禅大师先生真传,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形成了自己独创的绘画体系和艺术风格,尤其在山水画上通古预今、东西融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出了一条为中国山水画未来而探索出来的崭新之路。是被当代绘画大师群体一直公认的中国画新一代领军人。
我曾问然师先生名字的由来,他淡然一笑告诉我:“自然是我师,我是自然徒”,大自然就是我的老师,中国文化乃至山水画都源自中国古老的自然哲学,是老子哲学观构建了宇宙星河,山水画中独特的画法不同于西方的技法和思想,他完全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形式再现,黑的墨白的纸,线条勾勒尽现苍穹万物。阴阳顿挫之节奏,干湿浓淡就是阴阳互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观察生活理解事物的不同视角,因此中国文化是进化了的高级文化,是抽取了具象思维中的核心,进而抽象化作到了极致形成了独到的艺术语言。西方某些文化学者说的美术史中提到的抽象变形理念在我们几千年前就很好的解决了。圣人以道心映照万物,贤者以虚怀体味万象。至于自然山水,既具形质,又有灵趣。因而黄帝、唐尧、孔子、广成子、大隗、许由、伯夷、叔齐这些古圣先贤,必然对崆峒山、具茨山、藐姑射山、箕山、首阳山、大蒙山这类名山胜地有过游览活动,这又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